浙江大学图书馆的古籍阅读区颇受瞩目,吸引了众多网友的向往。最近,记者亲自前往该地,对该区域这一洋溢着“中式风情”的特色空间进行了实地调研。
雅致环境引关注
浙江大学西溪校区图书馆的第五层东侧,古籍阅览室于3月12日恢复了对外开放。该阅览室中,木香四溢,整体色调以木质为主。该空间面积约为270平方米,巧妙地被划分为展览区、藏书区和阅览区。家具设计沿袭了明代的风格,显得既庄重又典雅。自网友在微博上分享了相关照片,该阅览室迅速在微博平台获得了广泛的关注,引发了众多网友的羡慕浙江大学图书馆馆藏,同时也吸引了大量网友的期待,众多人渴望能够在此地进行自学。
馆藏情况介绍
书库藏品丰富,约有万册古籍,其中以《中华再造善本》的仿真影印版为主,而原始古籍则被安置在书库的另一区域。这些藏书主要来源于玉海楼和嘉业堂,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孙诒让的后人孙延钊曾向浙江大学捐献了三千余册的珍贵善本。藏书区域内涵盖了《三国志》、《资治通鉴》等多个版本的书籍。
亲民姿态开放
浙江大学图书馆古籍特藏部的负责人高明表示,师生若需查阅资料或沉浸在古典氛围中学习,将得到热情接待。尽管该部被称为“书堂”的空间显得尤为宝贵,但它所呈现的却是亲切友好的态度,为众多读者提供了与古籍亲密接触的难得机遇。
举办珍贵古籍展
浙江大学图书馆目前正举办一场名为“芸香百年,求是珍秘”的古籍展,该展览于3月12日揭幕浙江大学图书馆馆藏,展览期为一月。展出的48部古籍,均为从“国家珍贵古籍名录”中精选出的159部善本中严格筛选而来,其珍贵程度显而易见。
设计开放历程
去年一月,古籍阅览室的设计工程正式拉开序幕,工程于同年八月正式破土动工。在设计理念上,该阅览室借鉴了明式风格,其特色在于庄重与典雅、古朴与大方,装饰上并未过分追求繁复与奢华。自重新对外开放后,吸引了众多师生前来参观。
上座情况
自开放以来,该场所的“上座率”通常维持在60%至70%的水平,有时甚至达到满座。据主任高明介绍,在自习人数众多且座位充足的情况下,会优先分配桌子给那些有专业需求、必须查阅古籍资料的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