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燕京图书馆中文善本数字化完成!中国古籍数字化能否跟上脚步?

2017年8月,一篇报道在微信平台发布,内容涉及哈佛燕京图书馆的中文善本特藏数字化项目圆满结束并实现免费开放。该文章自发布以来,热度不减,一直备受关注。报道激起了公众对中国图书馆古籍数字化工作的广泛关注。那么,我国古籍数字化目前的发展态势如何?又面临了哪些困难和挑战?

哈佛成果引关注

2017年,哈佛燕京图书馆成功完成了长达十年的中文古籍数字化工程,共计5.3万卷文献资料对公众开放,实现了免费查阅。即便该图书馆藏书丰富,拥有4200部书籍及5.3万卷文献,其取得的成果仍引起了全球范围内的广泛关注。与此同时,我国现存的汉文古籍数量约为300万部,册数达到3000万,这一数字显著超越了哈佛图书馆的藏书量。这一鲜明对比引发了公众对于我国古籍数字化工作的热切期盼。

国内数字大进展

近期,我国图书馆在古籍数字化方面实现了重要突破。国家图书馆正式推出了“中华古籍资源库”,该平台现已顺利投入使用,并向公众开放了超过3.2万部古籍资源。这一数字是哈佛燕京图书馆中文善本藏书量的八倍之多。在全国范围内,图书馆在线上公布的古籍总数已经累计达到了6.5万部。自2016年9月起,该资源库正式开始运作,薛龙春等众多学者对其表现出极大的惊喜。这一资源库为学者们提供了阅读和校对的便利,极大地提升了他们的研究效率。

学者赞誉显意义

沈乃文,北京大学图书馆的研究馆员,强调“中华古籍资源库”项目成功改变了我国古籍数字资源库建设滞后的状况。山东大学文学院教授杜泽逊评价道,该古籍数据库的建立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将大幅改善古籍整理与研究的条件,对学术界产生深远且积极的效应。

地方积极在行动

哈佛燕京图书馆中文善本数字化_浙江大学图书馆馆藏_中华古籍资源库

镇江市图书馆已将超20种高频次查阅的地方志资料上传至网络。该市正积极推进镇江历史文献的数字化资源库建设,并努力打造《镇江文库》的数字化展示平台。这些项目预计将不久后投入使用。通过这些举措,地方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将得到显著提升,进而让更多公众有机会接触并深入探究具有地域特色的古老文献资料。

难题待解显挑战

专家认为,古籍数字化服务所遭遇的技术难题是可克服的。不过,图书馆界所面对的难题在于如何提供更多优质古籍影像资料。考虑到学者研究领域的多样性,国家图书馆的资源库并不能完全满足科研需求,因此,其他图书馆需采取积极措施,确保能够及时更新。除此之外浙江大学图书馆馆藏,国家古籍保护中心每年拨付的古籍数字化专款仅为1000万元;同时,地方图书馆所承受的财政压力亦更为显著。

经费困境阻进程

李勇慧,担任山东省图书馆副馆长一职,她指出,图书馆的资金主要用于古籍的普查和修复工作,至于古籍数字化所需的资金,则需要从其他项目的节省中调剂。尽管数据库建设项目已经启动,然而遗憾的是,该计划并未获得专项经费的支持。因此,在未来的具体规划和规模上,图书馆面临难以有效制定计划的困境。此外,公共图书馆所实施的免费服务措施,其对于促进数字化工作的积极性可能存在影响,这一现象同样亟待进一步的细致研究。

我国在古籍数字化领域实现了显著成就,但面临的问题同样值得关注。公共图书馆提供的免费服务是否对古籍数字化的推动作用产生了一定影响,这一议题引发了广泛的讨论。我们诚挚地邀请广大读者分享您的观点,留下您的评论浙江大学图书馆馆藏,为您的看法点赞,并积极扩散您的意见。

地址: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沁园街345号海曙文体中心 联系电话:(0574)87166071 电子邮箱:haishulib@126.com 邮编:315012
开放时间: 5月至10月周一13:00-20:30,周二至周五9:00-20:30,周末9:00-17:00;11月至4月周一13:00-19:30,周二至周五9:00-19:30,周末9:00-17:00

关于站点

宁波市海曙区图书馆是位于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沁园街345号的公益性公共文化机构,馆舍面积6500平方米,藏量约120余万册,阅览座位500余个,2018年被文化和旅游部评定为一级图书馆。‌‌‌‌‌ ‌基础服务‌: 提供图书外借、报刊阅览、资源检索、电子阅览、无线WiFi等免费服务,采用RFID智能化管理系统,配备自助办证机、借还书机等‌‌。 ‌特色资源‌: 设有地方文献专柜(收藏市、区级文献200余册),并配合省图书馆地方文献工作;专为视障人群打造无障碍阅读服务,配备智能听书机等设备‌‌。 ‌活动推广‌: 常年开展社会阅读推广活动(如“天一助读”品牌年均60场活动),涵盖讲座、展览、数字化网络服务等‌‌‌‌。

搜索Search

搜索一下,你就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