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期开始之际,重庆大学图书馆新推出的微信扫码预约座位服务受到了广泛关注。这一创新式的占座方法,其能否有效解决图书馆占座难题,以及对学生使用图书馆的体验带来何种影响,这些问题已引发公众的热切关注。
扫码占座新体验
在重庆大学虎溪校区图书馆的社会科学阅览区,每个桌角都贴有二维码标识。学生首次扫描这些二维码,便能自动连接到“重大微图”微信公众号。关注该公众号之后,再次扫描二维码,便能够实现现场座位预约。系统会实时显示阅览室的具体位置、座位编号以及可用时间。预约成功后,微信平台还会发送提醒通知。这一流程既便捷又迅速,充分体现了高端的用户体验。
时间限制严把控
扫码选座流程简单易行,但需严格遵守时间规定。离座时若能及时扫码,系统将保留座位十分钟。若超时未归,系统将自动将座位视为空置。用户此时需重新扫码重庆大学图书馆手绘图,以恢复座位的使用权限。此措施旨在避免座位长时间闲置,进而提高座位的使用效率。
网友看法有分歧
公众对此观点存在分歧,部分网友认为其设计风格颇具档次,例如“@没有计划的去旅行 - ”便对其高雅的设计给予了好评;与此同时,还有人对它旨在防止占座的初衷表示认同,“@月异”更是对其重要措施给予了积极评价;另外,也有网友提出,自己的学校也应考虑采取类似的做法。部分网友对采用手机验证的做法提出了质疑,他们觉得在前往图书馆的过程中必须随身携带手机。
多地占座乱象多
图书馆座位抢夺现象持续存在。在8月30日,曲阜师范大学日照校区图书馆的座位迅速被一抢而空,桌上堆满了书籍,甚至出现了被锁的情况;前一天晚上,西北政法大学南校区1号教学楼前重庆大学图书馆手绘图,已有超过100名学生排起了长队,期待着图书馆开门,以抢占座位;更早的8月26日,济南大学西校区的考研自习室座位就已经通过各种手段被占据。
各校举措有不同
各高校针对座位被占用的问题采取了多样化措施。南京财经大学选择了摇号方式来决定自习室座位的分配,中奖者将获得使用权至学期结束,但若违规,其座位将被取消。与此同时,中国人民大学正借助微信平台上的二维码技术实施占座,目前该系统尚处于测试阶段。
未来推广待考量
重庆大学图书馆相关人员透露,“重大微图”系统具备了通过扫码进行座位预约的功能。目前,自然科学阅览室中,部分座位尚未安装二维码。如果这一措施效果显著,学校将考虑将其推广至全校。一旦此方法成功推广,有望有效解决高校图书馆的占座问题,从而促进图书馆资源的合理分配。
关于重庆大学推行的微信扫码预约座位机制,该制度是否能够有效消除图书馆座位被长期占用的问题,您如何看待?欢迎在评论区发表您的见解。同时,也请您对这篇文章给予点赞并助力其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