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3月26日,有关在浦东建设一座现代化大剧院的消息迅速传开,引起了上海文化界的广泛关注和热烈讨论。当时,上海市民对高品质戏剧的需求日益增长,而这座位于浦东的新建演艺中心,自然成为了公众期待的中心。
消息传开引期待
2002年3月26日,浦东地区完成了首个桩基的打下,这一喜讯迅速传播开来。尽管彼时的剧院演出并未达到今日一票难求的盛况,但自1998年8月上海大剧院投入使用后,市民对于高品质戏剧节目的需求已明显增长。而浦东地区计划建设的集现代化设施与三个剧院为一体的演艺中心,更是引发了公众的极大兴趣和热切期待。
深入采访知特点
记者多次前往施工一线,对工程指挥部的负责人、总工程师以及我国的设计团队进行了专访。报道中具体描述了该建筑在施工阶段所体现出的创新与领先特性,从而让市民对这座建筑的独特之处有了更为透彻的认识。此外,报道还使公众对这座即将崛起的艺术圣地有了更为直观的感受,仿佛其轮廓已经清晰地呈现在人们的眼前。
协助筹建求发展
新报业集团管理层考虑到该记者在演艺界拥有广泛的人脉关系,因此决定让其加入东方艺术中心管理团队的组建工作,并参与竞标活动。对此,记者表示欣然同意,并全力以赴地投入到这一任务中。在东方艺术中心的建设过程中,浦东新区领导层提出了一项计划,即融合艺术中心的运营管理于上海的文化建设与服务之中。此构想旨在推动浦东与浦西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利用文化资源。该战略规划为东方艺术中心的未来发展方向提供了明确指引。
领导重视引人才
市委领导对相关的发展理念表示赞同,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深化。他们提出,需打破传统模式以吸引人才,并计划在全国范围内集结文化资源,构建一支卓越的管理团队。在市委和市政府的关心与支持下,东方艺术中心业委会于2003年4月,通过公开招标的形式,在全国范围内成功选拔了管理团队。当时,记者肩负着繁重的工作,不仅需要完成采访任务,而且每日还需参加多个会议,就策划与方案进行深入讨论,直至夜幕低垂。
强强联合中招标
报业集团虽掌握众多宣传资源,但在剧院管理领域经验不足。为此,该集团决定与拥有丰富演艺资源和卓越运营实力的文化单位携手,共同参与竞标。记者通过电话与众多机构进行了多轮深入交流,并与集团高层达成一致意见,最终选定保利文化艺术有限公司作为最佳合作伙伴。在招投标环节,该联合方案凭借优势脱颖而出,成功中标。随后,林宏鸣开启了其职业生涯的新篇章。
特殊情愫伴至今
记者曾对上海多家剧院的兴起与发展进行了采访报道,但参与东方艺术中心管理团队组建的经历却是唯一的一次。因此,对这座形似“蝴蝶兰”的剧院,记者怀有特别深厚的情感。自2004年12月31日剧院试营业的首场音乐会开始,到2005年7月1日三厅同时开业,每一次进入剧院,都给记者带来了独特的情感体验。截至目前,每次在走廊或大厅驻足欣赏表演,都能仿佛穿越回往昔的时光,那时节充满了青春与活力的氛围。
您是否曾踏足东方的艺术宝库,感受其独到的风采?诚挚邀请您在评论区分享您的体验,同时请不要忘记为本文点赞及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