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深圳市光明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艺术周即将盛大启幕,活动内容将巧妙融入科技元素、生态特色和浓郁的生活氛围,届时将为市民与游客带来一场前所未有的精彩盛宴。本月,一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盛会正蓄势待发,敬请关注!
科技幻境·未来非遗
7月4日至13日,光明区红花山公园明和塔周边区域举办了一场活动,该活动巧妙地将科技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相结合。在此,AI技术驱动的汉服换装体验使参与者瞬间穿越至古代,感受先哲的风采;与此同时,AI机器人参与象棋对弈,生动地展现了人工智能与中华传统文化的融合。此外,舞狮机器狗的登场更是增添了趣味,让人忍俊不禁。《红花山秘境·非遗寻踪》这款增强现实剧本游戏在活动现场备受欢迎,吸引了众多玩家参与。在游玩过程中,参与者通过集章的方式解锁“非遗守护者”认证。这种创新的互动形式成功地将现代科技与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了有效融合。
山境雅韵·自然非遗
7月4日,活动拉开帷幕,红花山换上了新绿,非遗生态剧场在郁郁葱葱的景色中隆重亮相。《茶韵千年·时空茶宴》这部情景剧仿佛将观众带入了千年的时光长河,让他们领略到了茶文化的无尽魅力。变脸表演者的换脸技巧令人目不暇接;滚灯舞和玉律醒狮在山林中激荡着传统文化的活力;与此同时,乐器演奏与舞蹈表演交替进行,使得非遗文化盛宴在大自然中熠熠生辉,让观众得以与自然及非遗文化进行亲密的互动。
烟火市集·舌尖非遗
在烟火缭绕的市集里,三十多家美食摊位散发出迷人的香味。光明乳鸽、晨光牛奶、公明腊肠等特色佳肴,代表着光明区的独特风味,吸引着众多游客慕名而来,纷纷想要品尝一番。西安的肉夹馍、武汉的三鲜豆皮等众多地方特色小吃也齐聚一堂,与此同时,广西田林地区的农产品、云南的咖啡等特色美食亦不容忽视,这些美味佳肴不仅满足了消费者对各地风味的追求,更引领了一场舌尖上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探索之旅。
手作秘境·匠心非遗
非遗传承项目种类繁多,超过二十种让人目不暇接。在水拓画这一领域,色彩在水面自如流淌,绘制出独特的图案;竹编工艺展现了匠人的高超技艺;古色古香的油纸伞营造了深厚的传统气息;植物拓染技艺将植物的形态与色彩永久固定在布料上;掐丝珐琅、漆扇彩绘、凉帽彩绘等技艺,每一项都汇聚了匠人的智慧与辛勤劳动,游客们有机会亲自体验,感受非遗技艺的独特魅力。
光明印记·文商旅荟萃
本届非遗文化艺术周精心打造的展示长廊,为公众提供了深入了解光明区的重要渠道。在这里,市民能够全面浏览光明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清单,并了解其文化珍宝。同时,他们能够获取光明的文化旅游资源信息,以便规划个性化的旅游路线,欣赏光明的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此外,市民还有机会了解光明的时尚商业圈,体验这座开放、年轻的城区所散发出的独特魅力。
七月份举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艺术活动无疑是一场不容错过的盛会。其中,科技元素与非遗文化相互辉映,自然景观与人文精神巧妙融合,美食佳肴与手工艺术完美结合,众多精彩内容等待着观众的亲身体验。您在本届非遗文化艺术周中,最期待的是哪一部分?请于评论区发表您的见解,同时将此文章分享、点赞,以便让更多的人得知并投身于这场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动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