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日至7日,上海越剧院的三支主要演出团队齐聚北京,这一在越剧界具有重要意义的活动受到了广泛的关注。阵容强大、版本多样的演出,让越剧的代表性剧目呈现出别具一格的风采,引起了公众的极大期待。
演出安排
7月3日至7日期间,上海越剧院的三个主要演出团体抵达北京,分别于国家大剧院和北京吉祥大戏院进行了5场精彩演出。演出剧目涵盖了3场《红楼梦》和2场《梁山伯与祝英台》。在《红楼梦》中,徐王版演出2场,尹袁版演出1场;而在《梁山伯与祝英台》中,分别呈现了范傅版和袁范版各1场,不同版本展示了越剧的多样性和丰富的艺术表现力。
《红楼梦》经典
1958年,上海越剧院推出的《红楼梦》越剧首演告捷。1962年,该作品被改编成电影并在全国范围内上映,其影响力得以进一步扩散,成为越剧领域的经典之作。徐王版的《红楼梦》被誉为国民文艺现象的始祖,“天上掉下个林妹妹”这首歌曲至今已传唱超过六十年。而尹袁版则通过引入交响乐元素,丰富了剧情细节,为观众带来了全新的观剧体验。
不同版本《红楼梦》
国家大剧院迎来了赵志刚与方亚芬,他们时隔25年再次演绎尹袁版的《红楼梦》,并与学生们共同塑造了经典角色。在今日的演出中,徐王版舞台上,杨婷娜扮演了贾宝玉,而单仰萍则带领学生们扮演林黛玉。次日,吉祥大戏院将上演徐王版,届时将启用最年轻的宝黛组合,俞果与陆志艳。不同的演员们各自以独特的风格诠释着经典,展现了各自独特的魅力。
《梁祝》经典剧目
《梁山伯与祝英台》作为越剧早期的经典剧目,吸引了众多流派的创始人登台演绎。十年前,上海越剧院对袁范版的《梁祝》进行了重新编排,对剧情进行了调整,加入了“送兄别妹”这一情节,并恢复了“英台哭灵”的唱段,这一唱段正是袁派艺术中的“三哭”经典之一。
不同版本《梁祝》
明日上演的袁范改编的《梁山伯与祝英台》中,章瑞虹与斯钰林担纲梁山伯一角,方亚芬及学生扮演祝英台。而在6日的范傅改编版本中,章瑞虹及学生将出演梁山伯,盛舒扬则饰演祝英台。演员们的出色演绎,将呈现《梁祝》不同演绎风格的独特魅力。
艺术传承意义
本次演出采纳了“传帮带”的演出方式,将资深艺术家与中生代及新生代演员联合登台,实现了不同世代间的文化交流。此传承方式使得越剧的精髓得以持续焕发活力,对越剧艺术的延续与进步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
您倾向于观看哪一版本的越剧表演?欢迎点赞、转发,并在评论区留下您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