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日夜晚,一场融合了文化、艺术及创新元素的盛事在北京明城墙遗址公园的角楼盛大开幕,吸引了众多目光。在此活动中,“中华衣经·明韵新生”服饰表演与服装文物保护技术展览相互映衬,共同呈现了明代服饰文化的独有魅力。同时,该活动也为文化传承与消费的结合带来了新的视野和思考角度。
活动开幕亮点多
7月3日夜间,北京市东城区委宣传部携手北京服装学院,成功举行了“中华衣经·明韵新生”主题的服饰展览以及服装文物保护技术展示。此次活动在位于北京明城墙遗址公园内的角楼隆重启动。本次盛会聚焦于明代服饰文化,通过举办时装展示、文物科技展览以及沉浸式市集体验等活动,生动展示了院校合作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领域的创新成就,并呈现了文化与商业、旅游、体育等多个领域的深度融合与实际应用。
时装大秀展魅力
名为“明韵新生”的“中华衣经”时装秀在历史悠久的明城墙上盛大举行。该活动划分为“复原”、“融合”与“创想”三个部分,生动展示了中华服饰文化从古至今的演变过程及其生机与活力。观众有幸近距离领略中华服饰在不同时代背景下的独特韵味,现场气氛热烈,欢声笑语与掌声不断。
高校合作显成果
东城区成功举行了“中华衣经”系列活动,该活动充分展现了在深化“高校智库与在地文化”合作模式方面所取得的卓越成效。北京服装学院的师生团队以明城墙为背景,将学术研究成果转化为艺术展览,有力地推动了“新文科”建设与地方文化服务的紧密结合,为东城区推进“文化强区”建设提供了坚实的支持。在发展地方文化的过程中,高校的学术智慧源源不断地注入新的生机,为这一进程提供了稳定且有力的持续支持。
技术展览有特色
角楼展厅内,7月3日,"中华衣经"服装文物保护技术展览与开幕式同期举办。此次展览重点呈现了北京服装学院依托首都丰厚的文化资源,在“服装文化遗产保护”这一领域所实施的综合产学研创新探索及其显著成效。展览位于交叉学科的前沿,融合了多个学科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该展览通过静态陈列与动态演示的融合,以及线上线下的互动交流,全面呈现了明代服饰的系统性研究成就。
文商旅体齐融合
在7月至9月期间,明城墙遗址公园广场成为了文化、商业和旅游融合的交流中心。此期间,公园举办了“旧书新知”这一精品旧书专题展览,展示了明代古籍中的珍贵藏品;同时,“花园城市主题市集”吸引了30多家文创和餐饮品牌参与,营造了丰富的文化消费氛围,极大地提升了消费者的购买热情和市场的经济活力。
未来展望添动力
东城区拟采纳本次活动的有效经验,将其树立为典范,并以此为基础,不断推动区域内文化遗产、资源优势与高等学府在学术研究、创新实践以及人才资源方面的深度融合。该措施旨在加速学术成果与艺术创作的转化,使之成为优质的文化产品和服务,从而为文化产业的发展带来新的增长机遇。
本次活动呈现了明代服饰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旺盛活力,同时彰显了文化消费与融合发展的新趋势。对于学校与地方合作促进文化传承及消费融合的模式,您如何看待其未来可能出现的创新趋势和拓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