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在“文化出海TALK”访谈系列的第五场活动中,我们荣幸地邀请到了国际著名指挥家吕嘉先生担任嘉宾。吕嘉先生就中国音乐如何迈向世界舞台,分享了他的丰富经验和独到见解,为听众们提供了诸多有益的启示。
回归祖国投身事业
吕嘉在欧洲获得了卓越的成就,随后他做出了重返祖国的决定。国家大剧院向他发出了诚挚的邀请,该剧院不仅拥有庞大的规模,其组织架构也堪称世界顶尖,以歌剧为核心,功能完备,这一切都极大地吸引了吕嘉的注意,推动他作出归国的选择,致力于为我国的音乐事业贡献力量。
海外演出无障碍
乐团在海外巡演期间,有部分人士对语言和文化的差异可能引发的沟通障碍表示了担忧。吕嘉强调,音乐作为一种超越语言的交流方式,它通过音符和情感的传递,使得不同背景的人们能够相互理解。乐团中不少成员是归国留学归来的乐手,他们的语言能力非常出色,与外国乐团的合作过程非常顺畅。在专业交流以及舞台表演方面,他们都没有遇到任何困难。
中西结合讲中国故事
吕嘉在海外巡演期间,勇于创新,成功地将西方交响乐与我国音乐元素相结合。演出伊始,他挑选了西方音乐作品,而在尾声部分,他巧妙地融入了《黄河》等彰显中国文化的经典曲目。吕嘉坚信,交响乐作为一项全球通用的艺术形式,理应以统一的标准和方式呈现各民族特色,从而融入世界艺术大家庭。通过举办海外巡演活动,我们可以向国际观众展示中国作曲家的创作成果,从而有助于他们更深入地领悟我国民族精神的内涵。
展示文化自信
在西方乐器上演奏中国音乐,如何呈现文化的核心价值显得尤为关键。真正的文化自信,应体现在使听众在熟悉的语言环境中深刻感受到文化的独特魅力。交响乐便是这种自信的象征,它鲜明地展现了中国音乐在追求意境和想象力方面的独特优势。
兼顾传统与创新
中国音乐在国际舞台上取得进步,需在尊重传统文化和追求创新之间取得平衡。当前,众多音乐学院毕业生更倾向于从事教师或演奏者的职业,却未能充分意识到自身具备成为杰出艺术管理者的潜力。在传承和弘扬中国音乐传统的同时,有必要培养具有多元化技能的音乐人才,以此推动创新发展的步伐。
文化出海靠人才
在推动中国文化向全球传播的过程中,我国庞大的14亿人口基数构成了一个有利的基础,这有利于艺术家的培养。中国年轻艺术家在文化传播领域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通过将优秀人才派往欧洲,他们得以深入接触音乐体系与传统文化,随着越来越多的中国音乐家在国际知名音乐家中脱颖而出,我们有理由期待未来能够取得更为显著的成就。然而,为了培育中国古典音乐的主流听众,必须解决包括审美教育提升、音乐厅文化推广以及票价调整在内的多项问题。
人们正在讨论,在将中国音乐推向世界舞台的过程中,有哪些方法可以进一步扩大其国际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