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4日,一场以清朝宫廷设计为背景的展览盛大启幕,其目的在于呈现古典韵味与现代创意的交融。这场展览究竟有何独特魅力,能够将传统与创新元素巧妙融合?让我们一同走进现场,一窥究竟。
联合大展启幕
7月4日,嘉德艺术中心迎来了“达古今之宜——清代宫廷设计潮流展”的盛大开幕。该展览是嘉德艺术中心与故宫博物院第七次合作呈现,展品种类繁多,体系完整,涵盖了青铜器、瓷器等多种类别。故宫博物院的211件珍贵藏品全部亮相,为观众带来了一场关于清代宫廷设计潮流的深入探索之旅。
首品彰显主题
首件亮相的錾金珐琅牺尊吸引了众多目光。该展品名为“小金牛”,其造型栩栩如生,侧身站立,目光炯炯有神。展览通过图片与视频资料,呈现了“牺尊”从商周时期至今的制作工艺。在“小金牛”的设计中,巧妙融入了创新元素,其工艺之精湛亦不容小觑,堪称清代仿古设计的杰出代表。此次展览旨在彰显复古与创新的核心理念。
单元解答疑问
展览内容按照创作步骤被细分为三个阶段,分别详细阐述了模仿的动机、模仿的方法以及模仿的应用这三个关键问题。通过这些展示,观众得以窥见古人如何在传承文化、广泛借鉴多元元素以及不固守传统模式等方面展现出的独特精神面貌。乾隆帝在此次展览中隐约成为焦点,他所展出的董其昌所复制的苏轼《醉翁操册》以及乾隆帝对董其昌仿苏轼《记承天寺夜游》的复制品,生动地展现了古今之间的对比,以及模仿与创新的显著差异。
画作实物共呈
郎世宁,一位意大利宫廷画家,其作品《乾隆帝观画图轴》灵感来源于“品古图”这一经典题材。在画面中,乾隆帝正专注地鉴赏古画,同时,众多珍贵的古物藏品也巧妙地融入了这幅画作。画旁摆放着矾红彩绘的莲花纹藏草瓶等实物,这些展品与画作一同展出,不仅增添了观赏的趣味性,而且极为罕见。这种独特的策展方式,无疑展现了匠心独运的艺术构思。
八卦觚阵震撼
展柜内陈列着由22件不同朝代所制觚器组成的“八卦觚阵”。这些觚器,作为古代盛酒之器,其起源可追溯至良渚文化,并在历代传承中不断被收藏、模仿和创新。漫步于八边形的展柜中,观众能够逐一欣赏到不同时期的觚器。其中,仿制觚器被划分为“忠于典范”、“采择英华”和“但取古意”三个层次,这些层次生动地展现了古代艺术的发展脉络。
贮藏形式独特
展览的第三部分利用沉浸式体验,形象地呈现了古代厅堂和书斋中的遗存物品。在此,特别打造的“盒有烟霞”展区,巧妙地揭示了清代民众独特的收藏习惯——“百什件”。以“琳琅笥”为例,它拥有九层结构,内含四十四个抽屉,收纳了近五百件玉器。每个抽屉的内外两面都精心绘制了与玉器相匹配的写实图案以及山水花鸟画,工艺高超,精美绝伦。
在这场展览中,我们有机会欣赏到清代宫廷设计师融合古朴与创新的杰出技艺。在您参观展览的过程中,想必已经形成了个人独特的观点。那么,您对哪件展品最为关注?热切期待您在评论区告诉我们您的选择,同时,也请别忘了点赞并分享这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