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嘉德艺术中心内人潮涌动,“达古今之宜——清代宫廷设计潮流展”隆重揭幕,与此同时,“风雅·物境——明清文人艺术生活展”亦同期展开,共同为公众献上了一场艺术盛宴。这两场展览各具特色,引导观众穿越时空,体验传统与创新的交融。
展览合作亮点多
此次“达古今之宜——清代宫廷设计潮流展”由嘉德艺术中心与故宫博物院共同举办,是双方第七次合作。展览涵盖了文物种类最为丰富、体系最为完备的展品,包括青铜器、瓷器、玉器、珐琅器等,应有尽有。与此同时,北京艺术博物馆与嘉德艺术中心携手推出的“风雅·物境——明清文人艺术生活展”为首次合作,展览汇集了百余件艺博馆藏的珍贵艺术品。这两个展览均吸引了众多观众。
开幕展品夺先声
“达古今之宜”展览揭幕的首件展品,錾金珐琅牺尊立刻吸引了观众的目光。这尊神态威武的“小金牛”站立姿态,头部偏向一侧,眼神明亮有神。通过图片与视频的讲解,观众得以了解“牺尊”的制作工艺。该展品在设计中展现创新,工艺上极为精湛,堪称清代仿古设计的杰出代表,凸显了“慕古求新”的展览主题。
乾隆元素成焦点
乾隆帝是“达古今之宜”展览中的“隐形主角”。众多展品均与他有所关联,例如,展出的乾隆帝临摹的董其昌仿苏轼《记承天寺夜游》画作,观众可以从中发现经典名言,古今交融、模仿与创新的对比在此得以展现。
特色展品展魅力
“达古今之宜”展览中的“八卦觚阵”由22件来自不同朝代的觚器构成,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这些源自良渚文化时期的酒具,在后世经历了鉴赏、模仿以及创新的过程,其模仿作品可分为“忠于典范”、“采择英华”以及“但取古意”三个不同层次。
贮藏形式显精巧
“达古今之宜”展览特别设立了“盒有烟霞”展区,该展区重点展示了清代特有的收藏方式——“百什件”。其中,“琳琅笥”共有九层,每层设有四十四个抽屉,总计容纳了近五百件玉器。每个抽屉的双面都装饰着精美的锦缎,上面绘制着与玉器相匹配的写真以及山水花鸟图案。
文人生活见雅致
“在‘风雅·物境——明清文人艺术生活展’中,明清文人书房的陈设显得格外古色古香。其中,青花洗象图笔筒与汪节庵集锦墨成为了文房四宝的典范。前者以‘洗象’为主题,展现了当时的社会风俗,寓意着吉祥如意。而唐寅的《江深草阁图》更是展览中的亮点之作。”
浏览了这两份引人入胜的展览简介,您是否对其中某个展览的吸引力更感兴趣?诚挚邀请您点赞、转发并留下宝贵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