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是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的关键节点,在这一重要时刻,深圳博物馆将举行一场特色活动——“2025深博之夜”。该活动预定于7月6日展开,其目的是以独特的方式向那段光辉的抗战历史致以崇高的敬意。
活动即将启幕
深圳博物馆将于7月6日星期日晚7时正,在位于同心路的馆内(专注于古代艺术)一楼的中央广场举行“2025深博之夜”主题活动。该活动主题为“铭记刻痕、艺术见证”,巧妙融合了展览、音乐、绘画等多种艺术表现形式。自“深博之夜”系列活动启动以来,持续为市民创造接触和探索新文化的契机。本次活动的举行,是为了延续最初的愿景,打造一个与城市文化内涵相契合的文化交流场所。
版画展览亮相
《大师刻痕——抗战时期木刻版画展》的开幕式是该展览的核心活动。此展将展出80件木刻艺术品,均为资深收藏家邱建华所藏。这些艺术品的创作者包括李桦、古元、力群、胡一川等在抗战时期颇具声望的艺术家。这些作品记录了国家在磨难中重生的历程,展现了艺术家的社会责任感。在开幕式上,邱建华将亲自与观众互动,分享这些珍贵艺术品背后的故事。
音乐唤醒记忆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音乐学院声乐专业的学生苗佳煦将于开幕式上登台献唱《黄水谣》与《映山红》,其歌声预计将激发听众对历史时代的共同情感共鸣。香港中文大学(深圳)音乐学院的室内乐团即将献上弦乐四重奏,其节目单中囊括了《爱乐之城》组曲、《舒伯特的小夜曲》以及《祖国,慈祥的母亲》等国内外耳熟能详的曲目,音乐之中流露出对湾区地区浓厚的情感。深圳市第二幼儿园的师生合唱团则演唱了《名字叫中国》等歌曲,孩童的纯真与教师的沉稳相互交织,共同谱写了一曲关于信仰与未来的颂歌。
绘画体验丰富
当天下午,深圳博物馆凭借展览主题和馆内独特的展览资源,成功举行了两次绘画互动活动。在这些活动中,古希腊彩陶展厅特别设置了自由创作环节,该环节无需观众提前预约。参与者可以神话和古典图像为灵感,自行携带绘画工具,现场进行创作。《大师刻痕》主题的版画临摹写生活动需进行预约,参与者需在专业讲解员的指导下进行。创作过程中,将融合历史与当代元素。
文化服务拓展
“深博之夜”活动不断拓宽博物馆公共服务的领域,通过举办艺术演出、跨学科讲座和夜间展览等形式,吸引了众多市民在下班后走进博物馆。在此次活动中,展览成为主导,艺术扮演着连接的角色,而公众参与则是核心,三者共同构筑了城市文化交流的舞台。
未来持续前行
深圳博物馆作为城市文化的关键构成要素,秉持着开放、包容、创新的原则,致力于满足市民的文化需求。“深博之夜”这一著名品牌活动,将知识空间转化为精神寄托之所,让历史与现代相互融合,深入人心。展望未来,深圳博物馆将推出哪些备受期待的活动?欢迎点赞、分享本篇文章,并参与我们的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