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日,一场以“圆明园数字展·记忆中的技艺”为主题的展览在世界技能博物馆隆重举行。被誉为“万园之园”的圆明园,其绝美景色究竟如何,此次展览或许能为我们揭晓答案。在此,我们共同踏上这场探索之旅,一睹圆明园的迷人风采,同时了解其建造过程中的故事。
建造
圆明园的修建跨越了清朝六位帝王的150年时光,这一历史进程被普遍认为是一段。自康熙年间开始规划并奠定基础,历经多个朝代的持续扩建与优化,众多技艺高超的工匠相继加入其中。在这150年的漫长岁月里,他们凭借不懈的努力和卓越的智慧,为这座园林增色添彩,使其逐渐演变成一座融合多种艺术风格的园林珍品。
多元风格
圆明园巧妙地结合了皇家宫殿的庄严与富丽,同时兼具江南私家园林的温婉与生机,还融入了神话故事中的奇幻与浪漫元素,以及欧洲风格的独特异国情调。宫殿建筑的中轴线呈现出一种对称的和谐之美,凸显了皇室的尊贵身份;在江南园林里,亭台楼阁与潺潺流水交织,营造出浓厚的诗意和画卷般的氛围;那些神话般的景观激发了人们无尽的想象;而欧洲风格的喷泉、立柱等元素,又为园林景观增添了别具一格的异域风情。这种不同风格的完美结合,使得圆明园在世界园林史上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
展览架构
该展览内容被划分为五个核心板块,具体包括:“朕的圆明园”展示、“园林设计理念”解析、“建筑奥秘”揭秘、“假如它依旧存在”的假设以及“重返圆明园”的梦境呈现。该展览分为“朕的圆明园”、“园林设计法”、“建造的秘密”和“如果它还在”四个展示区域,全面展示了圆明园的历史、设计理念及建造细节等详细信息;同时,“梦回圆明园”板块增设了虚拟现实体验区,成为展览的一大特色,为观众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和体验,感受圆明园的独特魅力。
聚焦工匠
本次展览打破了传统的帝王视角,将关注点转向了那些“被历史遗忘的建造者”。以“样式雷”家族为例,他们历经七代人的持续奋斗,肩负起圆明园设计的重任,凭借其卓越的设计能力,为园林的建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该展览以《圆明园匠作则例》等核心档案文献为参考,融合数字技术与艺术手法,生动地呈现了那些被历史遗忘的工匠们的智慧和所取得的成就。
学术转化
北京圆明园的管理机构与中央美术学院圆明园研究机构共同展示了他们最新的学术成果。在“园林设计法”这一环节中,他们运用了三维数字建模技术,对圆明园进行了全面的数字化复原。该技术以直观、易于理解的方式呈现了学术研究成果,将其转化为视觉图像,让公众能够直观地体验到圆明园的原始风貌。这一举措开辟了将学术成果转化为公众知识的创新路径。
VR体验
“梦回圆明园”这一沉浸式虚拟现实体验项目在展览中引起了广泛关注。该计划得到了圆明园官方的正式许可,并在中央美术学院研究中心的细致指导下启动。它利用了先进的虚拟引擎和追踪技术,实现了对圆明园鼎盛时期景观的精确复制,精确度达到了1:1毫米。虚拟人扮演的导游郎世宁引领游客穿越时空隧道,仿佛让他们亲身体验了历史的演进,使他们真切感受到了这座世界园林艺术巅峰的独特吸引力。
本次展览将持续至10月12日,欲了解详细信息,公众可访问“上海世界技能博物馆”的官方网站。请问您计划何时前往现场,亲身体验被誉为“万园之园”的展览所散发的独特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