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塘新发现5块明代珍贵印经板,比德格印经院早约100年?

近期,在四川甘孜州理塘县进行的文化遗产普查行动中,新的一项重要发现浮出水面;5块曾经破损的印经板重现世间,为理塘的文化资源库增添了新的珍贵藏品。这一发现让理塘,这个文化底蕴深厚的地区,再次引发了公众的广泛关注。

印板现世

7月4日,理塘县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联合甘孜州藏学研究所的专业团队,于理塘高城镇德西三村启动了文化遗产的普查活动。工作人员对各个角落进行了详尽的搜索,力求不放过任何可能的线索。在普查过程中,他们意外地找到了5块损坏的印经板。这一发现,标志着继理塘仁康古屋、德西一村出土明代珍贵文物之后,又新增了第三次出土的明代文物。

鉴定结果

甘孜州藏学研究所的专家旦朱赤乃与洛绒降措对现场进行了细致勘查,并采用了多种技术手段进行了初步鉴定。鉴定结果显示,这些印经板源自明代理塘版的《大藏经》。相较之下,理塘版的印经板面积更广,质地更为厚实,且不具备把手。另外,理塘版印经板的年代比德格印经院版要早大约100年。这些明显的差异使得理塘版印经板的价值更加突出。

版本溯源

数据显示,在明朝万历时期,纳西族土司木增于云南丽江负责了《大藏经》理塘版的出版工作。该版本《大藏经》随后在清康熙年间被迁至理塘。历经数百年的风雨沧桑,这些印制经文的板片见证了滇西北、蒙古、中原地区与理塘之间的文化交流与融合。它们成为了不同民族之间深入交流与相互学习的具体实物例证,每一块印经板都承载着深厚的历史价值。

特征亮点

_四川理塘:新现5块明代珍贵印经板_四川理塘:新现5块明代珍贵印经板

此次出土的印经板,其正反两面均刻有文字,且采用了上下排列的排版形式。板面上遗留的朱红色墨迹,据推测,可能是刊印朱印本时留下的印痕。这一发现对于探究古代印刷技术及文化传播具有显著的研究价值。这种独特的排版形式和墨迹,仿佛让我们跨越时空,直观地见证了古代工匠们精雕细琢和印刷的整个过程。

应急保护

一旦发现印经板,理塘县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迅速行动,启动了应急保护程序。在操作过程中,他们严格遵循“原真性保护”的原则,对印经板进行了细致的清洁与稳定化处理。处理完成后,该文物随即被移交给县图书馆的古籍保护中心。该中心实施了恒温保存措施,旨在确保文物的安全,并预防其遭受进一步的损害。

价值展望

明代发现的印经板为研究古代民族文化融合及技艺传承提供了珍贵实物。理塘县文化广电旅游局负责人表示,他们计划以此为契机,持续强化文化遗产保护,并深入研究其历史意义。面向未来,随着研究的深入,有望逐步揭示更多古代文化的奥秘。

您是否认为这些历史悠久的印刷材料能够揭示古代文化的哪些深层次秘密?诚挚邀请您在评论区分享您的观点,同时,请不要忘记为这篇文章点赞并予以转发。

地址: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沁园街345号海曙文体中心 联系电话:(0574)87166071 电子邮箱:haishulib@126.com 邮编:315012
开放时间: 5月至10月周一13:00-20:30,周二至周五9:00-20:30,周末9:00-17:00;11月至4月周一13:00-19:30,周二至周五9:00-19:30,周末9:00-17:00

关于站点

宁波市海曙区图书馆是位于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沁园街345号的公益性公共文化机构,馆舍面积6500平方米,藏量约120余万册,阅览座位500余个,2018年被文化和旅游部评定为一级图书馆。‌‌‌‌‌ ‌基础服务‌: 提供图书外借、报刊阅览、资源检索、电子阅览、无线WiFi等免费服务,采用RFID智能化管理系统,配备自助办证机、借还书机等‌‌。 ‌特色资源‌: 设有地方文献专柜(收藏市、区级文献200余册),并配合省图书馆地方文献工作;专为视障人群打造无障碍阅读服务,配备智能听书机等设备‌‌。 ‌活动推广‌: 常年开展社会阅读推广活动(如“天一助读”品牌年均60场活动),涵盖讲座、展览、数字化网络服务等‌‌‌‌。

搜索Search

搜索一下,你就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