贤相裴度心系苍生!刘禹锡诗中暗藏的政治抱负你知道吗?

唐代中期著名宰相裴度,是那个时代颇具影响力的人物,他的形象在刘禹锡、白居易的诗篇中得到了不同侧面的描绘,这些描绘中蕴含了丰富的内涵。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这些充满诗意的解读使我们得以从多个角度认识裴度。

贤相的志在苍生

刘禹锡的《奉和裴令公夜宴》中,“天下苍生望不休,东山虽有但时游”这句诗寓意深远。该诗作于中唐时期,“东山”一词引用了谢安的典故。谢安曾隐居于东山,后来复出山野,成就了辉煌的事业。刘禹锡通过这句诗表达裴度尽管身居高位,却并未沉溺于安逸之中,他经常离开自己的舒适区,关心着天下百姓的福祉。正如裴度身为宰相,他始终没有忘记百姓的疾苦,积极履行自己的职责,全心全意为民众谋求幸福。

此诗的最后两句“自古海上仙桃树,何曾随秋风露秋凋零”同样颇具匠心。仙桃树独立于世,不屑于随秋风而衰败。此处以仙树比喻裴度,意在表达裴度胸怀远大志向,对现状并不满足。他积极投身国家事务,活跃于政治舞台,成为民众心中的希望与依靠。

良马彰显贤相胸怀

《和张十八秘书谢裴相公寄马》一诗,白居易在开篇以“齿齐膘满毛发光滑,秘阁张郎驱使骏马”的描写,展现了裴度所赠之马的雄姿。该马体格强健,显然属于上乘良种。在唐朝,马匹备受重视,优质马匹象征着地位与荣耀。裴度此番赠送如此骏马,充分体现了他对张十八的深厚情谊。

颔花洗净,假锦翻卷,马蹄踏出珍珠般的声响,行走间蹄汗滴落,进一步描绘了马的雄骏之姿。裴度的这一行为,不仅彰显了他的豪爽,更透露出他对人才的重视。不论马匹的价值如何,裴度此举足以说明他对人才的珍视。而“丞相寄马,必有深意,遣君骑马,欲登云衢”这一句,则揭示了裴度寄马给张十八的用意,期望他能充分发挥才华,官场之路一帆风顺,同时也展现了裴度识人用人的智慧以及对他人才培养的深切关怀。

形象维度上的互补

刘禹锡的诗歌着重描绘了裴度的政治抱负。诗中通过一系列意象的连贯呈现,塑造了一位贤相裴度心怀百姓、不断进取的形象。在政治决策过程中,裴度彰显了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并始终致力于国家稳定与繁荣。

_刘禹锡白居易诗选评_白居易为刘禹锡写了哪首诗

白居易在赠马事件中展现了裴度对人文的深切关怀,他重视人才的成长并身体力行地支持人才的发展。这一行为与刘禹锡诗篇中对裴度的政治描绘相辅相成,共同塑造了一个更加丰富和立体的裴度形象。

文化背后的共鸣

唐代文人士大夫重视文化继承与品德提升。刘禹锡在其作品中描绘的裴度之奋发向前,白居易诗作中所赞颂的裴度之谦逊待贤,均与当时文人的文化理想相契合。在那时,文化尊重与德行重视成为风尚,裴度的所作所为恰好是文人理想人格的化身。这两首诗歌亦反映了文人对贤相的向往,期盼贤能之士能够为国家与民众作出卓越贡献。

艺术手法各有千秋

刘禹锡在创作中频繁运用象征手法,通过描绘仙桃树、东山等具体意象,巧妙地揭示了裴度崇高的个人品质和其政治抱负。读者若想深刻领悟诗人对裴度的颂扬,必须对意象所蕴含的深层意义进行细致的鉴赏。

白居易的诗作以写实著称,对马的外貌与状态进行了细腻的刻画,随后又直接揭示了裴度赠送马匹的意图,表达清晰,易于理解。这种艺术表现手法的不同,使得这两首诗各自呈现出独特的风格特点。

共塑的“中兴名臣”

通过分析这两首诗,我们可以发现裴度在政治领域是一位深切关怀民众的贤明宰相,他推动了“元和中兴”,助力国家走向繁荣。在人文领域,他扮演着识才用人的角色,培育人才,为社会进步注入了新的活力。在历史的长河中,他成为了“文武双全”的理想人格典范。

你认为裴度的哪个形象最为触动你的心弦?不妨点赞并转发,分享你的观点。

地址: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沁园街345号海曙文体中心 联系电话:(0574)87166071 电子邮箱:haishulib@126.com 邮编:315012
开放时间: 5月至10月周一13:00-20:30,周二至周五9:00-20:30,周末9:00-17:00;11月至4月周一13:00-19:30,周二至周五9:00-19:30,周末9:00-17:00

关于站点

宁波市海曙区图书馆是位于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沁园街345号的公益性公共文化机构,馆舍面积6500平方米,藏量约120余万册,阅览座位500余个,2018年被文化和旅游部评定为一级图书馆。‌‌‌‌‌ ‌基础服务‌: 提供图书外借、报刊阅览、资源检索、电子阅览、无线WiFi等免费服务,采用RFID智能化管理系统,配备自助办证机、借还书机等‌‌。 ‌特色资源‌: 设有地方文献专柜(收藏市、区级文献200余册),并配合省图书馆地方文献工作;专为视障人群打造无障碍阅读服务,配备智能听书机等设备‌‌。 ‌活动推广‌: 常年开展社会阅读推广活动(如“天一助读”品牌年均60场活动),涵盖讲座、展览、数字化网络服务等‌‌‌‌。

搜索Search

搜索一下,你就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