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今约30万年!云南甘棠箐遗址出土东亚最早木器?震撼考古界

考古学界近期取得新进展,7月4日,一则新闻引起了广泛关注。该报道透露,我国科研团队在云南甘棠箐遗址的考古挖掘中取得显著成就,这一突破性发现对学术界多个学科领域的理解产生了重要影响。

惊人发现

7月4日凌晨,国际知名学术期刊《科学》在网络上公布了一项关键性的研究进展。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联合多个学科的研究团队,在云南甘棠箐遗址取得了重要发现,他们成功挖掘出35件木制工具。这些木制工具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大约30万年前。这一发现标志着东亚地区已知最早的木器。这一新的考古发现为探索古人类的历史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研究视角。

专业团队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国内外多家科研机构共同组成了这支研究团队,其成员阵容十分雄厚。他们紧密协作,在考古挖掘与学术研究两个领域各展其才,致力于对这些木质遗物所蕴含的历史信息进行深入剖析,并成功搭建了一个坚实的学术交流平台。

严谨论证

为了证实这些木制物品系人类制造并使用的器具,研究小组实施了一系列详尽的考察。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高星研究员指出,他们从材料成分分析、痕迹学分析、残留物检验以及模拟实验等多个角度进行了系统研究。研究数据表明,该批木质产品主要采用松木作为基础材料,部分产品表面清晰可见显著的切割痕迹和尖端经过打磨的线条,此外,还存在断裂或损坏的迹象。这些痕迹的分布和走向揭示了人类在制作与使用过程中的操作轨迹。

功能揭秘

云南境内发现最早的古人类_云南发现最早的人类_

在深入研究的过程中,研究人员观察到,从木器尖端采集的土壤样本中检测到了植物淀粉颗粒。这一观测结果揭示了该木器的主要用途是用于挖掘地下的植物性食材。此外,研究团队通过实验模拟,成功复制了古代人类利用石器加工木器挖掘植物根茎的全过程,进而使得这些古代工具的使用情景得以生动地展现在公众视野中。

罕见遗存

甘棠箐遗址内,除了木制器具,还出土了大量的石制器具、骨角制成的工艺品、动物骨骼以及植物残留物。这些文化遗产在全世界旧石器时代遗址中相当罕见。研究表明,古人类在此地的活动历史可追溯至36万至25万年前。木制器具的发现可能表明,由于石料变得较为稀缺,古人类被迫转而使用木质工具来替代石制工具。

认知革新

《科学》杂志邀请的国际评审团指出,甘棠箐遗址的最新发现对学术界产生了显著的影响。这一发现不仅极大地转变了学界对旧石器时代人类生存技能与生活方式的传统认知,而且为解读东亚旧石器时代文化的特征及其成因提供了新颖的观点。同时,它还展现了东亚古人类独特的适应方式和生活方式,为人类演化研究贡献了新的重要资料。

云南甘棠箐遗址的考古发掘引起了广泛关注,这一关键发现或许有助于揭开古代人类众多未知的领域。您对此有何见解?欢迎在评论区发表您的观点。同时,请不要忘记点赞并转发本篇文章。

地址: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沁园街345号海曙文体中心 联系电话:(0574)87166071 电子邮箱:haishulib@126.com 邮编:315012
开放时间: 5月至10月周一13:00-20:30,周二至周五9:00-20:30,周末9:00-17:00;11月至4月周一13:00-19:30,周二至周五9:00-19:30,周末9:00-17:00

关于站点

宁波市海曙区图书馆是位于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沁园街345号的公益性公共文化机构,馆舍面积6500平方米,藏量约120余万册,阅览座位500余个,2018年被文化和旅游部评定为一级图书馆。‌‌‌‌‌ ‌基础服务‌: 提供图书外借、报刊阅览、资源检索、电子阅览、无线WiFi等免费服务,采用RFID智能化管理系统,配备自助办证机、借还书机等‌‌。 ‌特色资源‌: 设有地方文献专柜(收藏市、区级文献200余册),并配合省图书馆地方文献工作;专为视障人群打造无障碍阅读服务,配备智能听书机等设备‌‌。 ‌活动推广‌: 常年开展社会阅读推广活动(如“天一助读”品牌年均60场活动),涵盖讲座、展览、数字化网络服务等‌‌‌‌。

搜索Search

搜索一下,你就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