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籍华人鲁照宁 20 余年捐赠近 3000 件史料!日军暴行如何被揭开?

南京大屠杀是历史上一幕令人深感悲痛的悲剧。近期,鲁照宁,作为南京大屠杀遇难者家属,向公众奉献了一宗文物与史料。这些新增证据进一步丰富并深化了我们对那段历史的认知。

海外报道见证暴行

海外多家媒体广泛报道了日军残忍的行径。《在地狱般的四天》一书中,记者斯蒂尔记载了300名中国平民在江堤周边被有预谋地杀害,尸体堆积至膝盖以上。《纽约时报》于1937年9月23日的头版对50架日军飞机对南京进行的两轮轰炸进行了报道。这些海外媒体的报道详尽地记录了日军的暴行,形成了强有力的第三方证据。

鲁照宁的家族之痛

鲁照宁,南京土生土长,且是南京大屠杀遇难者的直系子孙。在日军侵华那段历史中,他的家庭遭遇了深重的灾难,6位亲人不幸丧生。在他年幼时,母亲曾向他讲述了一段令人心酸的历史,即他的外公在日本军人面前遭受了羞辱,遭受了耳光,以至于牙齿脱落。到了上世纪末,他在阅读报纸时,偶然发现了与此相关的报道。截至2000年,通过研读张纯如的作品,他对该历史事件的理解变得更加深入。此后,针对日本极端右翼势力对历史的否定态度,他主动开始收集相关的历史资料。

20多年执着搜集

鲁照宁在退休前,除日常职责外,每天花费四个小时精力,专注于收集关于日本侵华的历史信息,这一行为已持续超过二十三年。某次偶然的网上浏览,他发现了1938年1月10日发行的美国《生活周刊》中关于南京沦陷的报道。这些史料不仅构成了他宝贵的记忆,还承担着至关重要的责任。

捐赠历程家人转变

革命文物捐赠仪式_捐赠红色文物活动_

鲁照宁在首次捐献史料时,其亲属持有不同意见。但随着日子的流逝,他的妻子见证了这些史料在纪念馆展览区中占据一整面墙的壮观画面,并听到了游客对其客观公正的赞誉。这一经历使她深刻体会到了丈夫事业的重要性。从那时起,家人态度逐渐转变,开始认同并支持鲁照宁不懈追求历史真相的信念。

文物史料意义重大

鲁照宁捐赠的众多报纸原件详尽记载了日军对南京实施轰炸的惨烈景象。在这些资料中,有报道描述了两名日本军官展开杀人竞赛的恶劣行径。这些宝贵的文物史料,作为历史事件的直接证据,对于深入研究抗日战争的历史、揭露日军的残忍行为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

铭记历史践行使命

有人或许会提出疑问,这段历史与当下生活之间究竟有何关联。鲁照宁明确表示,搜集抗日战争相关资料是他的职责所在,他承诺会继续这项工作。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内,那面镌刻着众多遇难者名字的墙壁,无时无刻不在提醒着人们要牢记历史教训,并重视和平的维护。

大众普遍对如何让普通民众深刻记住南京大屠杀的历史表示出浓厚的兴趣。您可以在评论区分享您的观点,同时,别忘了为这篇文章点赞和分享。

地址: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沁园街345号海曙文体中心 联系电话:(0574)87166071 电子邮箱:haishulib@126.com 邮编:315012
开放时间: 5月至10月周一13:00-20:30,周二至周五9:00-20:30,周末9:00-17:00;11月至4月周一13:00-19:30,周二至周五9:00-19:30,周末9:00-17:00

关于站点

宁波市海曙区图书馆是位于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沁园街345号的公益性公共文化机构,馆舍面积6500平方米,藏量约120余万册,阅览座位500余个,2018年被文化和旅游部评定为一级图书馆。‌‌‌‌‌ ‌基础服务‌: 提供图书外借、报刊阅览、资源检索、电子阅览、无线WiFi等免费服务,采用RFID智能化管理系统,配备自助办证机、借还书机等‌‌。 ‌特色资源‌: 设有地方文献专柜(收藏市、区级文献200余册),并配合省图书馆地方文献工作;专为视障人群打造无障碍阅读服务,配备智能听书机等设备‌‌。 ‌活动推广‌: 常年开展社会阅读推广活动(如“天一助读”品牌年均60场活动),涵盖讲座、展览、数字化网络服务等‌‌‌‌。

搜索Search

搜索一下,你就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