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多年前的抗战家书饱含爱国情!你知道背后藏着怎样的思念吗?

烽火家书历经86载,其情感依旧炽热。这份家书蕴含着抗日战士对亲人的深切思念以及对祖国的无限忠诚。今日再次阅读,宛如穿越时空,亲身感受那段波澜壮阔的抗日战争岁月。

家书背景

1939年3月11日,一位来自资中的抗日战士在陕西陇县的一零五后方医院病榻上,留下了这封家书。彼时,抗日战争正处于艰难时期,国际形势动荡不安,战事愈发激烈。尽管资中位于战区后方,但当地的爱国人士纷纷投身前线,投身战斗,而这名战士便是他们中的一员。

对家思念

信件内容显示,孩子自离家已超过一年,却因未能尽孝而内心充满懊悔。他时刻关心父亲的身体健康和生活状况,尽管多次写信询问,却始终未能收到任何回复,内心充满了忧虑。家庭对他而言,是心灵深处永远的避风港,即便身处战场,这份牵挂也从未消减。

负伤实情

遗憾的是,这位勇士在去年九月山西夏县的战斗中遭受了伤势。他担心父亲会感到悲痛,便竭力安慰父亲,并强调为国家献身是一种荣耀,是为了国家、民族以及全人类的正义事业而战,受伤并非值得哀悼之事。他这种积极且坚定的信念,让人深受感动。

抗战决心

尽管面临重重困难,士兵们依然保持着顽强的抗战意志。他坚信,年轻壮士应当投身军旅,抵御外敌,否则沦为亡国奴的景象令人痛心。国家危机时刻牵动着他们的心弦,为了国家的独立和民族的荣誉,他们愿意不惜一切代价。

家庭关切

抗战家书展_抗战时期红色家书_

他关注政府针对抗日烈士家属的优待措施是否得到执行,同时亦关注委托朋友照看家中的事务是否已有回复。这反映出该将士虽深爱国事,亦对家人牵挂不已,期望家人能够获得所需之助。

文化价值

该封家书历经多地辗转,目前已被资中县档案馆妥善保存。这份文献对于探究中国及川军参与抗日战争的历史、资中地区的历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它生动展现了资中儿女在抗战年代所展现的爱国主义情感和责任担当,具备显著的文化价值。

这封距今86年的抗战家书揭示了抗日战士为保卫家园和祖国所付出的沉重代价。关于这封家书,您有何感想或见解?诚挚邀请您发表评论,并期待您的点赞与支持!

地址: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沁园街345号海曙文体中心 联系电话:(0574)87166071 电子邮箱:haishulib@126.com 邮编:315012
开放时间: 5月至10月周一13:00-20:30,周二至周五9:00-20:30,周末9:00-17:00;11月至4月周一13:00-19:30,周二至周五9:00-19:30,周末9:00-17:00

关于站点

宁波市海曙区图书馆是位于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沁园街345号的公益性公共文化机构,馆舍面积6500平方米,藏量约120余万册,阅览座位500余个,2018年被文化和旅游部评定为一级图书馆。‌‌‌‌‌ ‌基础服务‌: 提供图书外借、报刊阅览、资源检索、电子阅览、无线WiFi等免费服务,采用RFID智能化管理系统,配备自助办证机、借还书机等‌‌。 ‌特色资源‌: 设有地方文献专柜(收藏市、区级文献200余册),并配合省图书馆地方文献工作;专为视障人群打造无障碍阅读服务,配备智能听书机等设备‌‌。 ‌活动推广‌: 常年开展社会阅读推广活动(如“天一助读”品牌年均60场活动),涵盖讲座、展览、数字化网络服务等‌‌‌‌。

搜索Search

搜索一下,你就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