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80厘米的国家一级文物!它见证的悲壮历史你知道吗?

在现今的和平年代,该棕色灯柜被评为国家一级文物,它沉稳地承载着中国人民在悲壮的抗日战争中的历史痕迹。该文物见证了无数英勇先烈炽热的爱国情怀,同时也唤起了人们对那段历史的深切缅怀之情。

灯柜特征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陈列了一款高80厘米、顶部边长为46厘米的棕色灯具柜。该灯具柜的四个角上均饰有“福”字图案,但中间部分已出现裂缝。在柜面上,观众可以清晰辨认出傅常将军出征前的演讲内容,同时还能看到他的亲笔签名和印章。柜门左侧上方及下方均雕刻有“福”字图案,而中间区域则镌刻着鼓舞人心的文字,并附带作者签名及印章,整体营造出一种深沉的历史气息。

傅常生平

傅常,1887年,诞生于四川潼南(现属重庆潼南区)。1908年,他顺利通过考试,进入四川陆军速成学堂学习,紧接着,他迅速加入了同盟会,积极参与了一系列的革命斗争。1924年,他获得了重要职位,被任命为重庆海关监督,此后,他加入了川军刘湘的部队,并在此期间,他先后担任了多个关键职务。1937年,他伴随刘湘一同奔赴战场,积极参与抗日战争,并在第七战区司令长官部担任了参谋长等要职。到了1947年,傅常在成都离世。

抗战号召

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标志着全面抗战的战火迅速蔓延。刘湘通过通电声明了他的坚定立场,号召全国民众团结一心,共同抵御日本的侵略。在8月25日,他发布了《告川康军民书》,全力以赴地激励四川的军民投身于这场伟大的抗战洪流之中。9月5日,成都市少城公园内,四川省抗敌后援会成功举行了一场规模宏大的万人集会。此次活动旨在向即将踏上抗日战场的前线勇士们致以崇高的敬意,并为他们送行。

出征决心

抗战家书展_抗战中的家书_

在大会的现场,第一纵队司令、第45军军长邓锡侯慷慨陈词,他明确表示:“川军战士们奔赴战场,若能取得胜利,必将荣归故里;若遭遇失败,亦将誓死抗争,用生命守护祖国。”这段发言激起了在场将士们强烈的爱国情怀,众多即将出征的士兵们纷纷立下遗志。傅常亦倾注满腔热血,撰写家书,淋漓尽致地表达了他对祖国的深厚情感。

镌刻家书

傅常常因征战而离家,其妻寻得巧匠,将家书原版复制于灯柜之中。此举旨在延续家规,激励后代忠于国家,同时保证家书能够久远留存。在那个动乱的岁月里,那盏灯柜承载了妻子对丈夫无尽的思念,成为了全家人共度困境的支柱。

精神传承

傅常家书的初版如今难以寻觅,但那盏灯柜却经受了岁月的磨砺而得以保存。柜上的文字触动了众多观众的情感,让他们驻足沉思。其中“铭记国耻,刻苦学习,振兴中华”的教诲激发了人们的斗志。前辈们的爱国精神激励着我们,在新时代勇敢面对挑战,积极投身于民族复兴的宏伟事业。

我国正处于一个繁荣昌盛的时期,这份和平与繁荣的取得实属不易。在此时代的大背景下,我们亟需认真思考如何有效地继承和弘扬前辈们的爱国情怀。诚挚地邀请您在评论区发表您的见解,同时,也请您为本文点赞并予以推广。

地址: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沁园街345号海曙文体中心 联系电话:(0574)87166071 电子邮箱:haishulib@126.com 邮编:315012
开放时间: 5月至10月周一13:00-20:30,周二至周五9:00-20:30,周末9:00-17:00;11月至4月周一13:00-19:30,周二至周五9:00-19:30,周末9:00-17:00

关于站点

宁波市海曙区图书馆是位于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沁园街345号的公益性公共文化机构,馆舍面积6500平方米,藏量约120余万册,阅览座位500余个,2018年被文化和旅游部评定为一级图书馆。‌‌‌‌‌ ‌基础服务‌: 提供图书外借、报刊阅览、资源检索、电子阅览、无线WiFi等免费服务,采用RFID智能化管理系统,配备自助办证机、借还书机等‌‌。 ‌特色资源‌: 设有地方文献专柜(收藏市、区级文献200余册),并配合省图书馆地方文献工作;专为视障人群打造无障碍阅读服务,配备智能听书机等设备‌‌。 ‌活动推广‌: 常年开展社会阅读推广活动(如“天一助读”品牌年均60场活动),涵盖讲座、展览、数字化网络服务等‌‌‌‌。

搜索Search

搜索一下,你就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