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日,重庆市话剧团的《天坑问道》巡演顺利到达了故事背景地——巫山县竹贤乡下庄村。此次“剧场与乡村”的互动活动,使得下庄村的精神面貌得以重返故土,并且再度引发了公众的极大关注。
创作缘起
市话剧院新推作品《天坑问道》,其灵感源自竹贤乡下庄村党支部书记毛相林带领村民共同修建道路的动人故事。在村支书的引领下,天坑村的居民历经七年的辛勤奋斗,在险峻的悬崖峭壁上成功开辟出一条长达八公里的“天路”。此举旨在改善村庄的贫困与落后状况。自2020年11月起,该创作团队已三次前往下庄村开展实地调研,编剧对剧本进行了七次修改,并且主持了两次专家座谈会,对剧本进行了细致的深化与优化。
前期演出
2021年6月,重庆施光南大剧院迎来了《天坑问道》的首场公开演出,并连续上演了两场。经过三年的精心雕琢与提升,该剧于2024年6月24日至28日在重庆大剧院上演,持续了五天的连轴演出。在这五天中,每场演出都吸引了大量观众,现场座无虚席。社会各界对此反响热烈,观众、媒体以及专家们纷纷给予了高度评价。戏剧研究专家蔺永钧特别高度评价《天坑问道》,认为它是“中国话剧领域的北方有《红旗渠》,南方则有其《天坑问道》”这一说法下的杰出典范。
巡演开启
6月26日,重庆大剧院再度上演此剧,此举标志着新一季演出周期的正式启动。自7月1日起,该剧在巫山县展开巡回演出,并在巫山影剧院成功举办了两次公开演出。当地村民得以近距离领略舞台艺术的魅力,通过亲身体验,深刻领会了奋斗精神的深刻内涵。
乡村上演
7月2日夜晚,中共巫山县委党校下庄校区成为了演出启动的现场。演员们通过充满感染力的表演,生动地重现了下庄人民曾经的艰苦岁月。刘华演员指出,下庄人民的精神极大地感动了整个剧组,这种激励促使他们致力于创作更多高质量的作品。
村民共鸣
毛相林,作为全国脱贫攻坚的杰出代表,在观看了这场演出后,内心充满了感慨。他指出,该剧生动地还原了他们当年的奋斗历程,情节真实可信。每一幕都唤起了他修建道路时的回忆,令他不禁泪流满面。这些场景不仅生动展现了下庄村民团结协作、奋发向前的精神,也为更多人提供了近距离了解下庄精神的机会。
意义深远
《天坑问道》这部话剧在舞台上生动呈现了下庄精神,同时带回了乡村的元素。这一行为不仅鼓舞了乡村居民持续努力,还为文艺创作者提供了创作的灵感和启示。展望未来,这部作品有望持续激发更多人的奋斗精神,为新时代增添源源不断的进步动力。
在本次巡回演出活动中,话剧《天坑问道》运用高超的艺术手法,将下庄精神的深厚底蕴栩栩如生地展现出来。观看该剧后,您对下庄精神的理解是否有了新的领悟?我们衷心期待您能分享您的见解,同时,我们也诚挚地邀请您为本文点赞并广为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