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范傅版《梁祝》的最后一幕落下帷幕,北京的越剧爱好者们仍沉浸在为期四天的艺术盛宴所带来的余韵之中。上海越剧院为庆祝建院七十周年精心策划的这场展演,为北京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和难忘的体验。
三大剧团联袂献礼
上海越剧院的三大演出团在本次活动中悉数出动,分别抵达国家大剧院与吉祥大戏院。他们携带着满腔热情,于北京舞台上一展上越之韵。众多实力派演员汇聚一堂,合力为观众献上了一场场精彩的表演。现场观众席上座无虚席,观众们被越剧的迷人魅力深深吸引。
徐王版《红楼梦》经典再现
《红楼梦》演出中,三场备受瞩目,其中徐王版两场尤为引人注目。7月4日,红楼团呈现的演出中,徐派唱腔的传承者杨婷娜演绎的贾宝玉角色,情感充沛,歌声激昂。她的唱腔如同金嗓子般悦耳,演出结束后,掌声经久不息。单仰萍与忻雅琴共同出演的黛玉形象,尤其是“单美人”版的“黛玉葬花”,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李女士认为,如此经典的演员阵容实属难得。7月5日,俞果与陆志艳这对年轻的宝黛组合亮相,他们的青春演绎令人眼前一亮,杨女士从中感受到了新生代演员的实力。
尹袁版《红楼梦》青春回忆
7月3日,赵志刚与方亚芬于尹袁版的《红楼梦》中重逢宝黛,相隔约20年。同时,他们与学生王清、俞景岚共同登台。演出落幕之际,“王子”与“公主”的珍贵合影,激发了众多观众的青春回忆。这场演出让不少观众感慨,仿佛自己的青春岁月重现。而在演出结束后,演员们与赵志刚的合影,则成为了一幕温馨的画面。
范傅版《梁祝》韵味悠长
7月6日,章瑞虹与王柔桑共同演绎梁山伯,盛舒扬扮演祝英台,重现了范傅版的《梁祝》。其中,经典唱段“我家有个小九妹”深受观众喜爱。在“十八相送”环节,傅派祝英台的勇敢与范派梁山伯的纯朴形成鲜明对比,将东方爱情的柔美展现得淋漓尽致,进一步彰显了范傅版的艺术魅力。
袁范版《梁祝》催人泪下
5日,国家大剧院上演的袁范执导的《梁祝》中,章瑞虹与斯钰林扮演的梁山伯,以及方亚芬和徐晓飞饰演的学生祝英台均表现出色。此版《梁祝》新增了“送兄别妹”这一情节,祝英台的“哭灵”情感深沉,唱腔哀婉动人。观众孟夏在之前观看了她们的师生版演出后,此次观看后认为祝英台的表演有了显著进步。
演出销售十分火爆
本次北京演出各场均呈现热销态势,其中徐王主演的《红楼梦》率先售完。这一现象反映出越剧经典在现代文化领域具有显著的影响力。精彩的表演不仅迎合了北京观众的口味,也为上海越剧院成立七十周年庆典画上了完美的句点。
您认为越剧最具魅力之处在何处?欢迎留下您的见解,对文章点赞并转发,让更多的人感受到越剧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