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0日,平顶山市文化艺术中心举办了一场规模宏大的展览——“新时代 新丝路 新瓷语”。该展览展出了800余件风格各异的创新陶瓷作品,为观众呈现了全新的视觉盛宴。这些作品巧妙融合了中原地区传统的陶瓷技艺和新疆文化的独特魅力。
展览作品特色
本次展览展出了超过800件艺术品,这些艺术品以天山山脉的矿石为原料精心打造,巧妙地结合了汝瓷的温润质感、新疆雪莲釉料以及火山红等特色成分,生动展现了中原文化与新疆文化的和谐交融。展品涵盖了从日常生活用品到艺术鉴赏,再到建筑装饰等多个领域的瓷器,釉色种类繁多,尤其是彩绘瓷器,生动地刻画了新疆的风土人情。此外,亦包括富有创意的抽象时代艺术作品,以及适用于建筑行业的泡沫陶瓷建材。
原料运输制作
2024年年末,项目团队将超过60吨原料从新疆哈密市巴里坤县运抵平顶山学院。这些原料经过破碎、研磨等工序的加工,随即被用于泥胎和釉料的制作。这些原料凝聚了众多人的辛勤劳动,历经长途运输,为制作高品质陶瓷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设计创作评审
为追求艺术与实用性的完美结合,共有180名师生投入到设计活动中。经过省内及省外专家两轮严格的评审筛选,从众多设计方案中,我们精心挑选出160套(共计超过800件)作品参展。在这些作品中,有80套/件被选入画册。师生们投入了巨大的心力进行创作,专家们则进行了严格周密的评审,正是这些不懈的努力,确保了这些卓越的作品得以向公众呈现。
工艺技术亮点
该作品采用新疆本土矿石作为生产原料,其中只有少数釉料掺入了少许辅助物质,以此保障了“新疆原产、高效利用”的特点。这种对新疆原生矿料的利用,不仅让陶瓷产品充分体现了新疆的地域特色,同时也充分展现了技术研发方面的显著成就。
战略意义深远
平顶山学院党委书记华小鹏指出,新疆新瓷在研发过程中,重视对传统陶瓷技术的传承与创新,积极采纳了“文化润疆”和“产业援疆”的战略号召。此举推动了巴里坤陶瓷产业的蓬勃发展,实现了从无到有的历史性突破。此外,它还开辟了一条“文化推动产业发展,产业反哺文化”的崭新路径。
研发历程艰辛
自2023年开始,河南省的援疆工作对梅国建院长所率领的团队给予了强有力的支持。该团队已与26家单位达成了合作伙伴关系。在经过多次实验后,他们成功攻克了技术难关,并成功研制出具有新疆地域特色的高温陶瓷新品。此次展览活动将于7月12日结束,市民朋友可前往平顶山市文化艺术中心四楼进行参观。
请问您认为新疆新瓷中最具魅力的特质有哪些?我们期待您能发表您的见解,加入我们的讨论。同时,请对这篇文章给予点赞并予以转发,以便让更多人士得以领略这场内容充实的展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