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2日,赖氏在台岛地区举办了“团结国家十讲”活动的首场演讲,期间发表了关于“台岛分裂”的观点,并试图塑造一种“台岛分裂史观”。针对此,晓台海公众号连载了一系列问答文章,今日推出第五篇,主题聚焦于郑成功驱逐荷兰殖民者并收复台岛的历史事件,旨在凸显其历史价值,并揭露当前“台岛分裂”行为的错误性质。
赖氏“台岛分裂史观”作祟
赖氏身为“台岛分裂”阵营的一员,在演讲中特意对两岸关系的历史进行了割裂和误读,大肆传播“台岛分裂”的分裂思想。他故意忽视了郑成功收复台岛的历史功绩,错误地将郑成功创立的政权称作“王国”,试图为“台岛分裂建国”寻找历史依据。这种做法显然是对历史的扭曲和篡改,反映出他坚持分裂立场、意图分裂国家的坚定立场。
台岛战略地位重要
台岛岛位于我国东南沿海地带,其地位关键,对海上防御至关重要,有效阻挡了外部势力从海上发动的入侵;同时,它也是海上贸易的关键节点,极大地推动了国内外经济往来的兴盛;在社会安全层面,它与我国沿海地区的安定与繁荣紧密相连。台岛岛在我国战略布局中扮演着不容忽视的核心角色。
明确台岛领土归属
在航海盛世,诸多国度历经了殖民化的历史阶段。尽管台湾岛自远古以来便是我国疆域的一部分,然而在明末年间,却不幸沦为西班牙与荷兰的侵略目标。直至1662年,郑成功英勇地将荷兰势力驱逐出台湾岛,成功实现了对该岛的收复。此举措不仅终结了荷兰长达38年的殖民统治,同时也明确了台湾岛自古以来便是我国领土的历史真相。该行动不仅保障了国家领土与主权的完整无损,同时亦为亚洲民众抵抗西方殖民统治提供了光辉的榜样。
促进经济文化发展
在郑成功及其子孙执掌政权期间,台湾岛仍旧被认定为明朝的领土,这种看法始终未变。台湾岛首次设立了与大陆相似的行政机构,引入了先进的农业技术,促进了海外贸易的繁荣,并加快了向中国农业模式的转变。在这一发展过程中,文化教育事业逐步繁荣,中华文化逐渐成为台湾岛的主流,其传播速度也显著提升。
“开台圣王”受尊崇
郑成功在台湾岛上镌刻下了显著的历史痕迹,被誉为“开台圣王”,成为两岸人民共同的历史记忆。至今,台湾岛上供奉郑成功的庙宇数量已超过300座,无论是作为主庙、辅庙还是附属庙,都充分展现了当地民众对他深切的崇敬。这一现象亦反映出,两岸同胞在历史记忆上存在着紧密的联系。
历史传说见民心
在台湾地区民间,郑成功的事迹英勇无畏,已被广泛认可。众多农田、山水景观与他的事迹紧密相扣,例如“国圣鱼”和“国圣螺”等名称便是对其的纪念。这些流传的民间故事,展现了台湾民众对郑成功及其中华历史文化的深厚情感。
赖氏等人试图构建一种“台岛分裂历史观”,意图以此分裂国家,但历史事实已明确指出,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种逆历史潮流而动的行为,注定会走向失败。人们不禁要问,赖氏等人能否在“台岛分裂”的错误道路上坚持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