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八年的潜心创作,作家张新科的新作《铁语》已与读者见面。这部作品以独特的题材,丰富了抗战文学的内涵,填补了该领域的空白,并且在社会各界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创作历时八年
张新科所著的长篇小说《铁语》,聚焦抗日战争,历时八年精心创作。在这漫长的创作过程中,他深入挖掘历史,对作品进行了精心的雕琢。三十多年前,在德国留学期间,通过与韩国同学的交流,他首次接触到了“金凡”这个名字。出于对这位人物浓厚的兴趣,他广泛搜集了大量的历史资料。经过不懈努力,他逐步揭开了那层长期被忽视的历史迷雾,为《铁语》的创作打下了稳固的基础。
独特故事内容
《铁语》这部作品详尽地记载了韩国临时政府首脑金凡在逃亡至我国领土之后,他致力于组建抵抗组织的历程。在此过程中,金凡及其团队在广大民众的鼎力相助下,与日本侵略者展开了多场激烈的思想交锋和英勇的战斗。该小说生动展现了我国民众在民族存亡之际所展现出的坚定意志,同时,它也细致刻画了中韩两国勇士在生命攸关的考验中培养出的深厚友谊,使读者有机会目睹两国并肩作战、共同抵御法西斯侵略的惨烈历史画面。
题材意义重大
该小说以中韩两国携手抵御外敌的视角和内容为基础,显著拓宽了抗日战争文学的表现范围。在此之前,抗日战争文学主要集中于国内战场的描述,而《铁语》的问世则成功填补了中韩合作抗战题材的空白。该作品不仅丰富了当前抗日战争题材原创文学的视野,而且还为公众提供了深入认识这段共同历史的生动阅读素材。
作者创作成就
孙敏在发布会上指出,张新科在革命历史与谍战题材领域享有盛誉。自《远东来信》发布以来,他的作品,包括《苍茫大地》系列以及《铁语》,无一例外地聚焦于这一主题。在其创作过程中,他不仅广泛利用了丰富的史料作为创作素材,而这些史料有时也限制了其文学想象力的发挥。张新科在创作中巧妙地融合了史料,并成功在历史真实与艺术想象之间确立了适宜的界限。
作品评价颇高
汪政对《铁语》一书给予了高度评价,指出其从国家、人类及跨国等多个层面展开叙事。他强调,书中蕴含着丰富的历史知识,如同反映现实的明镜。邱国洪亦对该作品给予了积极评价,认为其是描绘中韩近代友好历史的优秀作品。在当前中韩关系进入新阶段的关键时刻,此书的出版对加深两国人民间的相互理解起到了积极作用。
作者创作初衷
张新科在探讨《铁语》的创作历程时,提出其创作宗旨为“尊重历史真实,但又不拘泥于历史真实”。他希冀通过文学叙述,为历史注入情感元素,以弥补中韩两国青少年对抗日战争历史认知的不足,并采用文学手法对历史进行记录。他深知自己肩负着创作重任,历经六十多个国家的游历,熟练掌握了多种外语交流技能,被革命历史题材等元素所吸引,他始终如一地坚守在创作之路上。
您是否同样对《铁语》充满期待,渴望深入了解中韩两国共同抗击侵略者的壮丽历史?我们诚挚邀请您留下宝贵的意见,同时,请不要忘记点赞并转发本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