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曲艺界遭遇重大损失,著名喜剧表演大师小筱贵林不幸去世,这一消息令人深感悲痛。2025年7月1日18时30分,江西省内备受尊敬的喜剧演员、相声艺术界的泰斗、曾担任江西省曲艺家协会主席的万新明先生(艺名小筱贵林)在南昌逝世,享年六十八岁。
出身曲艺世家
小筱贵林,1958年于南昌出生,本名万新明。他的父亲,筱贵林,1915年诞生于南昌县三江口,是一位享有盛誉的滑稽评书表演艺术家,原名万笑玲。在南昌,他的名声响彻四方。筱贵林擅长演绎《皮匠招亲》等经典故事,特别是《皮匠招亲》这一段子,广为流传,时至今日,许多南昌的老一辈人依然能够清晰地回忆起。遗憾的是,筱贵林于1995年离世,尽管如此,他的艺术魅力依然在南昌市民心中产生着持久的影响。他承袭了父亲的技艺,开启了自身的曲艺之路。
演艺方式创新
1990年,小筱贵林正式踏入演艺界。彼时,全国性的考察团抵达文化宫,领导们对团员们能否理解南昌方言的相声表示担忧。于是,小筱贵林精心挑选了搭档,一位负责使用南昌方言,另一位则使用普通话进行表演。这种“南普”结合的表演形式获得了成功。此后,他持续运用这一独特的表演手法,创作出了众多深受观众喜爱的经典段子。
经典作品频出
小筱贵林以南昌方言展现了“笑的艺术”,其经典作品包括《南腔北调》、《说句心里话》以及《一对懒夫妻》等。这些作品通过南昌话这一载体,讲述了南昌人的故事。他朴实的语言和生动的表演形式,激起了观众深切的情感共鸣,为众多观众带来了欢乐与感动。
非遗传承贡献
2008年,筱贵林的南昌风趣故事成功被纳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此事促使他萌生了为南昌民间文化创建平台的念头。每逢周六,他亲自指导徒弟们前往八一公园,向市民免费展示精彩的演出,传递欢乐与笑声。与此同时,他持续不懈地投身于南昌本土文化的保护及推广工作。
方言相声理念
小筱贵林认为南昌方言极具吸引力,若将其应用于相声表演,更是一种艺术。在他看来,仅用南昌话来表演相声内容,并不能算作真正的南昌方言相声。只有用纯正的地方话讲述南昌人的故事,才能获得观众的认可。多年来,他坚持不懈地深入研究,使得他的方言相声成为了南昌市深受喜爱的流行文化标志。
曲艺界损失巨大
小筱贵林毕生致力于曲艺领域,在业界享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他孝顺的行为充分体现了他高尚的品格,凭借仁爱之心赢得了广泛的尊敬,被尊称为民间表演艺术的杰出代表。他的离世对曲艺界及文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艺术成就和人格魅力将永远铭记在人们的心中。
小筱贵林将毕生精力奉献给了曲艺的热爱,他所遗留的艺术珍品和思想财富,预计将对南昌市产生持久的重大影响。您是否对小筱贵林的作品有着特别的印象?敬请于评论区点赞、转发本篇文章,并分享您的珍贵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