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赤派藏文书法在现时代面临人才匮乏的挑战,尽管如此,索朗多布杰毅然决然地挺身而出,立志让这一古老的书法艺术重焕生机。
年少拜师学艺
索朗多布杰,1976年8月,在尼木县普松乡普松村3组降生。十岁时,他正式拜拉萨市级尼赤字非遗传承人、前西藏书法协会委员扎西平措为师,踏上了为期四年的尼赤字学习征程。在此过程中,他亦潜心钻研藏文语法三十颂及正字等相关知识。这段充满挑战的学习历程,为他日后在书法领域的成就奠定了坚实的基石。
竞赛修复古籍
1989年,索朗多布杰参加了布达拉宫管理处组织的藏文书法竞赛,并凭借扎实的书法功底取得了出色的成绩。随后五年,他跟随扎西平措先生学习,专注于约八十部古籍的修复工作。至2004年,他被布达拉宫邀请,参与实施了金汁手抄和古籍修复工程。再后来,在2006年,他加入了修复布达拉宫摄政王书房内古籍的专项项目。在这些工作中,他的技艺不断精进。
当选传承大师
索朗多布杰经过持续不断的奋斗,于2016年荣获尼木县县级尼赤字传承人的称号。随后,他踊跃投身于尼木县委政府以及文化局等机构举办的多项活动中。在这些活动中,他不仅使众多书法爱好者及普通民众对藏文书法尼赤字的悠久历史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而且他的作品以及个人形象也收获了广泛的赞誉与喜爱。
学校无私教学
索朗多布杰性格较为内敛,言语不多,但在谈及在尼木中学教授尼赤字书法时,他流露出强烈的自豪感。自2020年7月份开始,他响应尼木县中学的邀请,无偿担任尼赤字藏文书法的外聘教师,致力于确保这一传统技艺的传承。至今,他每年以69个学时的授课量,向超过200名师生传授尼赤字的历史背景和书写方法。
文化深入解读
索朗多布杰提到,2008年,藏文书法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随后在2014年,尼赤派书法亦被包含在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扩展项目中。这种书法艺术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公元7世纪,当时的大臣吞弥·桑布扎对现行的藏文字进行了改良。截至17世纪中期,藏文书写规范已正式确立,这一重大转变显著促进了书体艺术的进步。在藏文八大正楷书法流派中,尼赤派以其卓越地位,占据着领导者的位置。
展望书法未来
我对尼赤字有着深厚的感情,多年来持续投入其中,致力于将其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下去。索朗多布杰透露,他计划拓展教授和培训的覆盖面,让更多的人有机会接触和学习藏文书法,从而品味西藏传统书法的魅力,进而促进非遗的保护与传承。针对如何吸引更多人学习藏文书法,尼赤字,您有何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