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00年前先民就懂用漆?从诗经到李子柒,髹饰艺术史大揭秘

当前文化多元化趋势下,漆器艺术虽具独特吸引力,但相关历史文献却较为罕见。东南大学已退休的教授长北,长期致力于此领域的研究,其最新著作《中国髹饰艺术史》适时问世,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

漆器魅力初展现

中国文化中,漆器艺术独具特色。在秦汉时期,这种涂漆的器具凭借其美观、耐用、抗腐蚀等特性,成为了王公贵族及士大夫阶层的生活用品。时至今日,许多人,包括一些读者,通过李子柒的“紫气东来”视频,首次目睹了成都漆器雕漆隐花技艺,感受到了其独特的吸引力。

史著空缺待填补

漆器艺术内涵丰富,历史底蕴深厚,然而,从工艺和艺术鉴赏的视角梳理漆艺发展历程的专著却相对罕见。自上世纪60年代沈福文主编的《中国髹漆工艺美术简史》问世以来,此类专著便一直未能得到充分的发展。这一现象为长北创作《中国髹饰艺术史》提供了契机。

作者钻研恒心足

1982年,长北师跟随张道一先生投身于工艺史领域,怀揣着成为史学理论家的志向,她数十年如一日致力于大漆髹饰工艺的实地考察。为了研究中国漆艺在国外的传播情况,她不惜自费多次出国,经常携带三明治在博物馆度过整整一天,细致观察文物的每一个细节。

创作工作双着力

_《中国髹饰艺术史》:为绚烂幽深的中国漆艺作传_《中国髹饰艺术史》:为绚烂幽深的中国漆艺作传

撰写《中国髹饰艺术史》的过程中,长北采取了两种主要的研究方法。首先,她深入偏远的作坊进行实地考察,详细记录了漆匠们的制作技艺;其次,她整理了历代工艺文献,从古老的线装书中挖掘漆艺发展的关键转折点。通过这些努力,她致力于消除不同资料之间的障碍。

研究方法显特色

长北长期在博物馆、工坊与档案室之间频繁往来,运用跨学科的综合研究方法。资料搜集范围广泛,包括考古发掘成果、民间家谱以及国外文献资料。在选图方面,他强调经典性和全面性,尽量减少使用复制品和残缺不全的图片,旨在让读者全面欣赏漆器的最佳风貌。

新书问世引触动

今年晚春,《中国髹饰艺术史》一书问世,全书共计45万字,并配有1050幅精美插图,图文结合,生动呈现了髹饰工艺艺术化的演变历程。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当人们翻阅这部印刷精美的著作时,会被漆艺数千年的发展历程所深深打动。

您是否对书中那些精致的漆器图案有所关注,并渴望更深入地探究我国髹饰艺术的发展历程?

地址: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沁园街345号海曙文体中心 联系电话:(0574)87166071 电子邮箱:haishulib@126.com 邮编:315012
开放时间: 5月至10月周一13:00-20:30,周二至周五9:00-20:30,周末9:00-17:00;11月至4月周一13:00-19:30,周二至周五9:00-19:30,周末9:00-17:00

关于站点

宁波市海曙区图书馆是位于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沁园街345号的公益性公共文化机构,馆舍面积6500平方米,藏量约120余万册,阅览座位500余个,2018年被文化和旅游部评定为一级图书馆。‌‌‌‌‌ ‌基础服务‌: 提供图书外借、报刊阅览、资源检索、电子阅览、无线WiFi等免费服务,采用RFID智能化管理系统,配备自助办证机、借还书机等‌‌。 ‌特色资源‌: 设有地方文献专柜(收藏市、区级文献200余册),并配合省图书馆地方文献工作;专为视障人群打造无障碍阅读服务,配备智能听书机等设备‌‌。 ‌活动推广‌: 常年开展社会阅读推广活动(如“天一助读”品牌年均60场活动),涵盖讲座、展览、数字化网络服务等‌‌‌‌。

搜索Search

搜索一下,你就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