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日走进铜陵麒凤村非遗基地!传统与现代碰撞有多震撼?

7月3日,位于铜陵市郊区陈瑶湖镇的麒凤村省级非遗传承基地,别称东乡一品堂,吸引了众多游客的目光。该基地不仅展示了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还推出了具有教育意义的自媒体教学活动,因而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镜头聚焦非遗魅力

东乡一品堂内,非遗文化的独特魅力迎面扑来。在“狮子回”这一传统民俗表演中,雄狮灵动地腾跃,身姿矫健,其动作与激昂的锣鼓声交织在一起,让人仿佛置身于欢乐的海洋之中。东乡武术的展示同样令人心醉神迷,刚柔并济的招式巧妙地展现了力量与技巧的完美结合。在展示的农耕工具周围,蕴含着深厚的农业历史信息,这些器具无声地讲述着麒凤村深厚的文化内涵,以及其独特的乡村风貌。

巧遇课堂村民学习

该区域与静态展示区呈现不同特征,风格迥异。专业教师对村民进行了详尽的辅导,教授他们短视频制作和网络直播等新媒体技能。村民们手持“新农具”——手机,主动探索,将“狮子回”的激情和东乡武术的活力,转变为吸引年轻观众的在线视听内容。谢为信,身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东乡武术的传承者,提出自媒体平台为东乡文化开辟了新的展示途径。

村委赋能文化振兴

麒凤村的两委领导班子高度重视媒体采访和自媒体教学活动。他们提前进行了细致的筹划与安排,并积极鼓励村民参与和协作,以保障拍摄及学习过程顺利进行。村书记指出,东乡一品堂作为村庄的核心文化象征和精神依托,其在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新发展及广泛传播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这不仅对提升麒凤村的文化影响力具有深远影响,也为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了充沛的文化活力。

基地探源传承创新

铜陵市郊区麒凤村“双非遗”借力新媒体焕发新生机__铜陵市郊区麒凤村“双非遗”借力新媒体焕发新生机

谢为信,身为东乡武术的资深传承者,于2023年成功创立了东乡一品堂。该基地很快脱颖而出,演变成为一个融合了东乡武术锻炼、传统“狮子回”民俗演出以及农耕文化展示的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中心。在农闲时节,基地活跃于教学与交流,并举办各类文化展示活动,有效促进了非遗代表性项目向乡村以外的传播。本次教学模式将展示与教学相结合,这一举措在传承和推广非物质文化遗产领域,开启了一次至关重要的实验性探索。

媒体见证焕新之路

主流媒体运用专业设备进行拍摄,与此同时,村民们通过自媒体平台进行分享,双方协作使得麒凤村的“双非遗”瑰宝得以向公众展示。这种协作模式使得非物质文化遗产以更加多元和生动的形式呈现在大众眼前。此外,这一做法也象征着一条将传统文化核心与现代传播技术相结合的创新道路正在逐步增强并不断向前发展。

未来展望文化活力

此次考察及教学活动为麒凤村文化注入了新的生机。谢为信表达了他对东乡文化的关注期待,同时寄望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传承。村书记亦持有相似愿景,期望通过不懈努力,加速推进麒凤村文化的振兴步伐。我们坚信,凭借众人的共同努力,麒凤村以及其他众多乡村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将焕发新的活力,并在时代洪流中闪耀出耀眼的光彩。

地址: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沁园街345号海曙文体中心 联系电话:(0574)87166071 电子邮箱:haishulib@126.com 邮编:315012
开放时间: 5月至10月周一13:00-20:30,周二至周五9:00-20:30,周末9:00-17:00;11月至4月周一13:00-19:30,周二至周五9:00-19:30,周末9:00-17:00

关于站点

宁波市海曙区图书馆是位于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沁园街345号的公益性公共文化机构,馆舍面积6500平方米,藏量约120余万册,阅览座位500余个,2018年被文化和旅游部评定为一级图书馆。‌‌‌‌‌ ‌基础服务‌: 提供图书外借、报刊阅览、资源检索、电子阅览、无线WiFi等免费服务,采用RFID智能化管理系统,配备自助办证机、借还书机等‌‌。 ‌特色资源‌: 设有地方文献专柜(收藏市、区级文献200余册),并配合省图书馆地方文献工作;专为视障人群打造无障碍阅读服务,配备智能听书机等设备‌‌。 ‌活动推广‌: 常年开展社会阅读推广活动(如“天一助读”品牌年均60场活动),涵盖讲座、展览、数字化网络服务等‌‌‌‌。

搜索Search

搜索一下,你就知道。